





痛风系列健康宣教之一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从而引起的局部疼痛,即痛风。
痛风多发人体最低部位如足趾关节剧烈疼痛,由于其发病时“痛”不欲生,但很快1-2周缓解,像”风“一样来去迅速,所以叫“痛风”。其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古籍《血证论》记载:“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日痹证”。民间百姓将其归为风湿病,为受风寒湿邪气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血中的尿酸堆积,使关节腔滑膜受刺激发炎引起的。不仅我们人体细胞含有嘌呤,几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都含有嘌呤。在正常情况下,从饮食摄入的嘌呤和人体自身代谢生成的嘌呤会以尿酸的形式通过肾脏从尿中排除,“入”与“出”处于动态平衡中,如果代谢生成的嘌呤多了或肾脏排除的嘌呤少了,这种出入平衡被破坏,就会表现为痛风了。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痛风的发病多属于先天体内酶的缺陷所致,但与后天饮食不当等诱发因素关系最密切。病人大多为40岁以上的男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女性病人多数为绝经后妇女。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因为痛风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在历史上被称为“富贵病”,曾经的一代枭雄忽必烈就曾患过此病,并给其晚年生活造成极大地困扰,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也得过此病,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政治才能。
但将痛风的发病原因完全归咎于饮食是一种误解。据统计,约 50%痛风患者并没有发作诱因,另外50%则因某些因素引起发作,如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即高嘌呤饮食后引起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诱发痛风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主要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有关。常见大量进食动物内脏、蟹、虾、过度饮酒尤其是饮啤酒后引起痛风发作。还有人常在会餐之后当夜发病。其他诱因包括酗酒、创伤、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服用某些药物 ( 包括长期应用利尿药、吡嗪酰胺、水杨酸类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使用之初等 ) 、食物过敏、饥饿、关节局部损伤、感染、受湿冷、穿鞋紧、走路多等。
过去我国痛风发病率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膳食结构由纤维性食物转向高脂、高蛋白食物所致,近年来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2004年中国疾病与健康调查中心分析报告表明,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75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0.97%年增长。
痛风病危害很大,一是在于痛风本身的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二是在于痛风通常带有一种或者多种并发症,首先累及肾脏,因人体每天的尿酸有三分之二是由肾脏排泄,尿酸含量增高,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此外常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痛风已成为我国同糖尿病一样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并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对痛风病的健康认识非常重要。
(以上用法请遵医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