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淡、凉,归肝、胃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药材鉴别
本品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lOOcm,直径约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药膳推荐
一、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猪脾1条,蜜枣1粒,黄豆适量,食盐适量,水适量,鸡骨草1捆。
做法: 鸡骨草用清水冲洗干净,黄豆清洗后干锅炒至表皮开裂闻到豆香,猪横脷切块用水冲洗即可,蜜枣略为冲洗,熬制、全部材料放入砂锅里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熬上一个半小时,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舒肝、健脾。
适用:此汤是广东民间有名的中药食疗汤品,同时亦能辅助治疗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疼痛以及急、慢性肺炎等。
二、鸡骨草冬笋煲骨汤
材料:猪大骨头400克,冬笋200克,鸡骨草20克,葛5克,茯苓5克,党参5克,食盐适量,姜4片
做法:准备好煲汤用的辅料和一块干净的纱布,把所有煲汤用的汤料用清水洗净后,放到冷水里浸泡十五分钟。把浸泡好的煲汤料沥干水分放到纱布上。提起纱布的对角系紧,在砂锅里放入足量的水,放入纱布汤料包后开火,盖上锅盖待水煮开,腔骨放到凉水中,沸腾后煮三分钟左右,撇去血沫,把排骨捞出来,煮有鸡骨草的砂锅里水开后放入焯好的排骨,鸡骨草排骨用中小火炖一小时后放入冬笋块再炖四十分钟以上,临出锅前,放入适量的盐就可以享用香浓的汤了。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
适用:虚寒体弱者应该慎用。
三、鸡骨草茶
材料:鸡骨草15g(一天量)。
做法:煮半小时即可饮用。
适用:对于风热感冒初期、毒蛇咬伤有一定的功效。
因鸡骨草味甘平,性凉,因此,经常两胁不适,胃脘胀闷,食欲不佳,口苦口粘,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的湿热体质人群最适宜服用。平常时有出现脘腹胀闷,疲倦乏力,姿势倦怠的气虚体质的人应慎用,而平素怕冷喜暖,四肢冰冷,少腹冷痛或腰膝冷痛,大便溏薄的阳虚体质人群应避免食用鸡骨草。平素胃寒、虚寒体质的人也应避免过多食用鸡骨草。
再次提醒,鸡骨草的种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食用后会出现口腔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食用时应除去鸡骨草的荚果或种子,避免中毒。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