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除了天灸还可以做督脉灸
  • 发布时间:2020-07-06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张彩娴
  • 点击数: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人体内的阳气最充沛之时。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另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一样,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此时阴气萌生,就意味着阴气将一天天增强,阳气将一天天减弱。而在夏季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治疗措施,“抑阴扶阳”,把 “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就是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防止冬季复发,即冬病夏至。分初伏、中伏、末伏。


督脉灸是在人体督脉上施以中药和隔姜灸的一种疗法,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恢复人体的自愈力。在三伏天时更是借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人体内的阳气最充沛之时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因此三伏天更适宜“督脉灸”。


督脉灸分别在人体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上。

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许多重要的穴位,与四肢、脏腑有着广泛的联系。


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帅、督促的作用,所以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说法。督脉还是人体阳气的总水库,是保证人体生命旺盛的总源头,督脉不通畅会引起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腰背僵硬、手足震颤、麻木等病症。

膀胱经在脊柱两侧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病之由浅入深,此为入径之门户,病之由内而发,此为出径之通路,可谓邪毒出入的关口。身体内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生姜及中药

生姜能解表散寒,提升循环,扩张毛孔;中药(艾草等)能通经活络、温经散寒止痛,两者联合施灸,不仅可以督脉阳气、驱逐寒湿,又能阻隔病患从膀胱经进入,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

督脉灸可治疗一切虚弱的慢性病、虚寒性疾病及起到保健与养身作用。如:产后恶寒、宫寒、不孕不育、慢性胃肠疾病、颈背腰痛、免疫力低下、风湿性关节炎、男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等。


督脉灸禁忌

1.孕妇

2.持续发烧病人

3.皮肤发炎红肿溃疡部位

4.皮肤过敏者、皮肤超敏者

5.术后伤口没复原者

6.严重心脑疾病者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慎灸    


需要咨询了解或进行督脉灸治疗的请到清远市中医院1号楼(新大楼)4楼治未病门诊。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