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医院工作的重点,由于其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又成为救治工作中的难点,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治,清远市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建立了通畅、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制定了多种突发事件应对方案,急危重症患者和“三无”人员的接诊、就诊、转诊“一路绿灯”,以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病情救治---反应迅速
救护车一到,分诊护士和护工立即将平车推到救护车旁,协助家属将病人抬上平车,同时简单了解病史及症状,根据病情,决定病人是否进抢救室抢救。确定需抢救者,立即推入抢救室。抢救室护士立即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吸氧、监护、开放静脉通道等,同时急诊值班医生立即对病人进行问诊和全面查体,做出初步诊断。需做辅助检查的病人,有护士和值班医生全程陪同,防止病情突变。急诊科与ICU共同组成的重症医学中心紧密合作,ICU医生到场协助诊疗。
诊疗过程----顺畅高效
为挽救生命,保障医疗畅通,各项挂号、检查、治疗、用药等手续简化,实行“先抢救、后结算”的方式,确保患者得到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住院处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住院手续,值班医生事先电话联系好相关科室床位,值班医生和导医共同陪送病人到病房,并做好交接手续。
医护服务---协调一致
高效的服务能够对救治节省不少时间,病人到送入抢救室,护士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备用。对于病情不允许搬动而需要检查的患者,各辅助科室医生接到电话邀请后5分钟到达抢救室行床边检查。如患者病情涉及多个科室或需紧急手术治疗,会诊医师在接到电话邀请后5分钟内到达,共同研究病情及治疗方案后,需紧急手术的,在抢救室完成所有术前准备,10分钟内送达手术室。
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清远市中医院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尤其是突发事故、突发疾病、群体伤的救治,突出了“急”的特点,达到了“救”的目的。该院自建立绿色通道以来,从未发生因无经费而延误治疗的情况,造福于一方百姓,也为医院赢得了声誉,使其成为患急病、重病患者的首选,打造了急诊的品牌形象。
(下图:在去年震惊全市的”毒鼠强“事件中,清远市中医院急诊科多次启动”绿色通道“,治病救人为首要,成功救治了4名患者)
(下图:急诊科进行食物中毒应急演练现场。为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紧急状况的处理,市中医院急诊科多次举行火灾、车祸、溺水、触电等危急时刻应急演练)
(下图: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将健康传递到社区、乡下、工厂等地,遍布每一个角落)
(下图:急诊科全体合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