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红姐”:看到接生的婴儿长大,是最幸福的时刻
  • 发布时间:2018-07-03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清远日报记者 岳超群, 成谕福 邬建华
  • 点击数:

1510871966.jpg

做了29年助产士,清远市中医院产房助产士吴美红也数不清自己接生了多少孩子,57岁的她,依旧是医院产科那道最风风火火的身影。她的电话每天总会N次响起,也会有二十多年前的“主顾”来电叮嘱,“您千万先别退休啊,我儿媳妇就快生了!”

吴美红曾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55日,是国际助产士日,我们也请她们聊了聊背后的那些故事。采访的过程中,吴美红一直有些“魂不守舍”,不时望望门外,交代其他护士“盯紧点”,隔上十来分钟,又忍不住自己跑了出去,片刻后再心事重重的回来。

后来,记者从其同事那里获悉了真相——一对经济拮据的夫妻带了新生儿来看病,孩子黄疸严重,家长却不肯照蓝光,坚持自己带回去晒太阳。吴美红一直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怕这家人带着孩子回家,耽误治疗。

 

大家见怪不怪——“红姐”,一直就是这么个热心肠的人。

1989年,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的吴美红,随做铁道兵复原转业的丈夫回到清远。因为很喜欢BB,她选择了成为一名助产士。此后,2013年退休后再被返聘。助产士,吴美红一做就是快30年。

吴美红很享受听到婴儿第一声啼哭时的喜悦。

她说,能看到婴儿顺利分娩,是每个助产士最期待的事情。而如果孩子“很难生”,或是产妇很紧张,或有其他危险因素,助产士在通过各种努力,终于让生命安全诞生时,会“特别有成就感,心情非常好”。

“我认为,当好一名助产士,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爱心、细心、肯付出。”她总结。

这些曾帮她一次次地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当年被“判死刑”的婴儿,今年16岁了

 

多年前,早上八点多,吴美红接生到了一名天生腹裂的男婴,孩子整个肠道都露在外面,已经发紫了。当时,家属都已经签署了放弃治疗。

 

忽然,吴美红想起,自己曾经听过一场学术讲座,里面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余教授就提到过类似的病例。在一堆学习笔记中,翻出了该专家的电话,立即与余教授取得联系,并遵从余教授指导,经与家属沟通,家属同意当即转往省妇幼医院救治。

病人家属极度恐慌。于是,吴美红即陪同这家人一起,将孩子送达了省妇幼。并帮其办理手续,安抚家属等,等到孩子被推进了手术室进行手术,吴美红才松了口气返程回家。

现在,小男婴已经长成健康的大男孩,吴美红现在常会碰到男孩的爷爷,老人家一直向吴美红“通报”着孩子的成长。

每次听到这些,吴美红都感觉这就是自己作为一名助产士最幸福的时刻。

 

大家都称她是“热心肠的红姐”

有时候,这位助产士也会“有点凶”,会大着嗓子训人,但被训的人总是心服口服。

作为一名助产士,吴美红知道一个女性从怀孕到生产,要经过几多的辛苦和磨难,而家人的关爱,对产妇康复、减少产后抑郁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些天,一名产妇刚刚生完孩子,起身时,丈夫蹲下来帮她穿鞋,而产妇的家婆则在一旁嘀咕让她自己穿。吴美红听到了,“批评”了家婆一顿,坚持让丈夫为妻子穿上鞋,又给家婆上了一堂课。产妇当时就哭了。

还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找到吴美红倾诉,完了告诉她,“红姐,和你说说话,我心里舒服多了。”

细心和爱心,也让吴美红赢得了许多产妇的信赖与尊重。现在,吴美红依然时不时接到曾经接产过的人的电话。“红姐,我要生二胎了,帮我留个床位啊!”“红姐,你还在中医院吗?我女儿要生了。”“红姐,你先千万别退休啊,我儿媳妇就快要生了!”每次听到这些,吴美红就忍不住开怀大笑。

当然,也不全部是那么温馨美好的记忆,有时候,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也会转眼间变成遗憾。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劝患者坚持,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些后遗症太严重的患儿,也会建议家属放弃。而这,对刚享受到新生命降临的喜悦的家长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也常常会让新生儿妈妈情绪崩溃。

此时,助产士的心理疏导,就会显得尤其重要。

吴美红接生过一个天生肛门闭锁的孩子。医生都知道救治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即使手术成功,孩子活了下来,以后的生活也是大问题——患者身上会终身带着粪便的味道,隔老远就能闻到。且该患儿的喉咙、肚子都有畸形。

医生将情况讲给了孩子家属,隐晦地建议放弃治疗。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又对医生说的情况懵懵懂懂,情况陷入僵局,产妇情绪很糟糕。

吴美红将病情详细解释了一遍,挑明了必然会有的后遗症。“你们也是为了他好啊,就算做了手术,他能活下来,长大了也会很痛苦,活着生活质量也很差。”她劝慰他们。

最终,家属选择了放弃。后来,产妇又怀了二胎,依旧选择到中医院找吴美红生产。

这样帮患者联系医院和医生的事情,吴美红没少做。有一位在产房认识的老人,得了膀胱肿瘤,吴美红深夜听其倾诉,还专门找别人帮他们咨询肿瘤治疗和医保报销。

“遇到有问题的病人,我都有很认真地帮他,帮到了,我心里也很高兴。”吴美红说,看到那些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人在微信上发过来的大哭的表情,自己也想哭,总是想多为他们做些事情。

她的付出也收获了患者和同事的认可,大家都称她是“热心肠的红姐”。

 

胎儿脐带脱垂,她完成“生命的托举”

产房护士长欧艺还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单独接生第一个孩子,是在1997823日,一个女孩,6斤重。当时,她兴奋得心都要蹦出来,一股强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那时,她20岁。

她是吴美红手把手带出来的。直到现在,欧艺已经成为产房的护士长,她依旧称吴美红是“主心骨人物”。“有红姐在,我们就不慌。”她说。

欧艺讲述了他们心中“红姐”的英雄事迹:有一次,他们碰到了一例脐带脱垂,产妇胎膜已破,分分钟有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的风险。产妇的阴道里已经可以摸到胎儿的脐带,助产士的任务是要把期待送回子宫,同时托着胎儿的头不让其下降,以免压迫脐带。如果胎儿脐带受压造成血流阻断,就会导致胎儿窒息死亡。

吴美红临危上阵,用手伸入产妇的阴道,托起胎儿头部,一个固定的姿势,一动不动维持了半个小时,为胎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术前准备、剖宫产,最后,孩子安全出生了。

“生小孩的过程千变万化,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状况。”一晃已是做了21年助产士,这是欧艺最深刻的感受。

产妇入院时,医生会分析产妇当前的情况,根据其自然条件,如产妇的骨盆条件、胎儿的体型生长等,来决定是否鼓励产妇顺产。但是,在客观条件外,也总是会有各种突发情况,如胎儿发生了宫内窘迫、新生儿缺氧,这时需要助产士们严密监测,细心护理。

 

产房也经常会飘出一些善意的谎言。如,产妇的身体条件尚好,但因为恐惧、疼痛等,不配合,或是生到乏力等,她们会鼓励产妇,“再使一把劲,很快了,看到头了”。一激动,产妇一用劲儿,孩子也许就真的生出来了。

“产妇的心理很重要!”欧艺表示,产妇在孕期定期接受检查和培训,在脑海里灌输分娩的全过程,养成乐观的心态,对顺利生产大有裨益;很多产妇正是因为不了解而恐惧紧张,导致出现难产等。

 

“徒弟”变“老师”,学习新理念没压力

 

产房护士长欧艺介绍,助产士的工作,比“接生婆”要复杂得多。目前,市中医院,助产士已经参与到了分娩的全过程,从孕期要一直跟踪到产后。她们要肩负助产士门诊、孕期检查、产时陪护、产程观察、产后护理等任务。对助产士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位吴美红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已经越来越彰显出专业,在很多新的理念和分娩知识上,有时候也会成为吴美红的老师。

30年来,分娩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以前,我是抬也要把产妇抬到产床上躺正,现在,是她觉得怎么觉得舒服怎么生。有些产妇死活不去产房,我们也不勉强,做好消毒就行。”吴美红说的是自由体位分娩。医学研究表明,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产程及自然分娩有着明显效果。跪、坐、蹲、站都可以成为分娩的体位,这是吴美红以前压根就没想到的事情。

同样的还有导乐分娩。通过辅助方法,如导乐球、中医按摩、调整呼吸等,舒缓产妇焦虑的心情,也达到非药物镇痛的效果。

关注产妇心理健康,注重安慰和陪伴等,在吴美红的心里,也不断更新着方式。现在,她已经彻底接收了“自由体位分娩”等的助产新理念。婴儿脐带没剪断就交给妈妈抱,以此增强亲子交流,安抚***情绪,也增加BB的安全感……这些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吴美红现在打心里认可。

很多理念都是欧艺带给她的。对于徒弟变老师,吴美红表示毫无心理压力。“我经常跟她们学,现在的年轻人很厉害,我们以前的一些观念都过时了。”

一名见习助产士告诉她,玉米须可以治新生儿黄疸,她便上网查资料,又翻阅书籍,再请教广州知名医院的儿科医生,确定了是安全有效的,后来就把这些方法应用于实践,还教给新手妈妈们。

“人家有好的,我就要向别人学习!”吴美红表示,自己要“做到老,学到老”。

 

57岁的节点上,吴美红依然将工作与生活协调得很好,在医院里继续是大家的“主心骨”,家里也是其乐融融。

“你怎么每天那么好精神?”吴美红的体力总让年轻人也自叹弗如,常会有人如此问她。答案几十年如一日——“我实在太喜欢BB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吴美红的声音会拔高,笑得见牙不见眼。“助产士是个让我很快乐的职业。”

接生过无数个孩子,但现在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她依旧觉得很有成就感、很幸福。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