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中医院微创胃造瘘术解决患者“吃饭问题”
  • 发布时间:2018-09-10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刘小丽
  • 点击数:

民以食为天,“吃”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病人群,都必须获取足够营养以满足机体需要,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由于患者不能长期主动进食或不适宜经口进行进食时,会导致营养不良,严重时会出现全身衰竭。清远市中医院脾胃科副主任汪雪琦表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可为无法通过口进食的患者,再建生命“营养通道”,从而解决患者“吃饭问题”。

清远市中医院微创胃造瘘术解决患者“吃饭问题”.jpg 

病患无法经口进食,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60多岁的胡阿叔因突发脑血管意外无法经口进食,于31日在清远市中医院内镜中心成功施行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转至清城区一家基层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今年8月,由于患者所留置的营养管已长达1年余,需要更换造瘘营养管,因基层医院条件有限,该院负责人清远市中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汪雪琦取得联系,希望帮忙解决该困难,汪雪琦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后欣然应允

清远市中医院内镜中心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患者较多,患者需要预约近1周左右才能得到检查及治疗。考虑到该脑血管后遗症患者情况特殊,如不及时解决难题,恐将危急康复,为此,清远市中医院内镜中心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为此,术前内镜中心医护团队制定了周密合理的诊疗计划,85下午330分许,用时20分钟,顺利为患者实施更换造瘘营养管,从而避免了患者长期留置鼻胃营养管的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据汪雪琦介绍,尽管造瘘口置换术并不复杂,但对于该名患者,也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其长期卧床不排除有坠积性肺部感染的存在,血氧饱和度是否偏低,可能出现吞咽及呼吸功能差,躁动不安,不配合,这些对于操作医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胃造瘘术操作简便安全,价格低廉,并发症少

                            

据了解,人体获取营养的途径主要是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种。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通道直接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治疗方式,该方式亦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且深静脉长期置管,会增加患者感染及败血症发生的机会,同时,特殊营养液的价格昂贵,患者需长期住院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治疗方式,包括口服,鼻饲管和胃肠造瘘术等,

长期鼻饲管,刺激鼻咽喉部引起患者明显不适,甚至难以忍受,使患者易患呼吸道感染或加重呼吸道疾病,并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对原发病的治疗和患者营养状况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今年54岁的刘姨,5年前因患运动神经元疾患导致吞咽困难,不能言语,一直通过鼻饲管维持生命,长期鼻饲管致咽喉不适,经常流涎,呼吸道感染,多年不适最近希望拨出鼻胃管,通过胃造瘘术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经家属同意,日前,清远市中医院内镜中心医护团队为其开展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在腹壁造痿,并固定造痿管于腹壁。术后,刘姨随着通过瘘管从体外注入营养物质,身体状态逐渐改善。

汪雪琦介绍,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口术,自198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被广泛使用,已成为需要长期非经口营养供给患者的首选和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胃营养管,达到人工肠内营养等目的。PEG以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创伤小、便于护理及成功率高、可长期带管等特点,仅在内镜中心或床边局麻下即可进行,病人易于接受。目前,清远市中医院消化中心PEG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在省内已具领先水平,广受病患好评。

 

 

延伸阅读

 

适宜行胃造瘘术(PEG)的患者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疾病导致的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者:植物人、脑肿瘤、脑血管意外、咽肌麻痹、重症肌无力、脑损伤后;

2.口、咽、喉大手术前后及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需较长时间营养支持者;

3.食管术后吻合口漏;

4.呼吸功能障碍作气管切开患者。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