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他们捎上“土特产”到医院“探亲”
  • 发布时间:2019-02-11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成谕福
  • 点击数:

“叮铃铃,叮铃铃……”1月24日下午,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在清远市中医院3号楼11楼病区普外肛肠科护士站响起。

    “黄护士长在吗?我是巫姨,我现在到医院探下你们,我差不多到了朱医生诊室门口了,请叫她快点过来……”护士站的护士拿起话筒,还没开口说话,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老妪的声音。

“黄护士长在忙,我等会转告她,”护士挂了电话后,将来电信息告诉了正在病房忙碌中的护士长黄艳华。

1837129958.jpg

“巫姨?过来探我们?”黄艳华在脑海中搜寻着身边“姓巫”的亲友,却想不出这个过来“探亲”的巫姨是谁。

“巫姨,原来是你们啊,我还以为是谁过来探我们呢,”安排好手中的活后,黄艳华赶往巫姨“约定”的地方——普外肛肠科主治医师朱卫洲的诊室;在诊室通道上,黄艳华远远的就一眼认出了在座椅上坐着的巫姨和她的儿子,身旁是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

“快过年了,没什么送给你们,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茶叶,这是我们自己榨的茶籽油,这是我们自己晒的笋干……”巫姨打开蛇皮袋,将一包包扎得严严实实的“土特产”拿出来,塞给黄艳华和朱卫洲。“巫姨,您的心意我们领了,这些东西留着你们自己用!”黄艳华和朱卫洲一再婉拒,巫姨却“盛情”不减。

巫姨,年近七旬,清新区禾云镇鱼咀村低保户,其一生坎坷多难,老伴多年前离世,大儿子失联多年,其中一个儿子溺水身亡,仅有智力残疾儿子小罗相依为命。

今年37岁小罗因反复脐尿管瘘5年,曾先后在清远市多家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反复,于去年5月24日到清院市中医院普外肛肠科住院治疗,于6月11日,主管医生朱卫洲为其做了脐部瘘管切开引流术,每天查房时都精心为其换药,检查伤口情况。

朱卫洲、黄艳华了解到巫姨的家庭情况后,与科主任聂红海商量,为其向医院申请助困爱心救助1500元,黄艳华还联系当地慈善机构,为其申请到2000元的慈善资助,这样一来,除去新农合报销,小罗自负医疗费用减少了负担。

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黄艳华和护士们将医院“三动三不动”管理模式,把精益护理落实到床边,融入到护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每天随时检查伤口敷料渗血渗液,伤口疼痛情况及患者有无其他不适等。虽然小罗身患智力障碍,护士们对其没有呵责,更没有歧视,就像姐姐对弟弟一样关爱,时刻巡视怕他走失,提醒他不要用手去摸伤口,以免感染。

每到饭点,护士们还对他们给予极大的关心与帮助,不忘将早餐和盒饭送给他们。出院当天,聂红海、朱卫洲、黄艳华还分别塞给小罗“红包”,叮嘱巫姨为小罗购买营养品,早日康复……这些都令巫姨非常感动,在心里默认了清远市中医院的这些“亲戚”。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