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城区一女子腹部不适,伴随呕吐,被误诊为“有喜”,后来不适症状发展到腹痛,又被误诊为“胃痛”近一年,直至最近腹痛加剧到清远市中医院求诊,才发现原来肚子里“长满了石头”,所幸,清远市中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曾宁博士携团队为其实施三维可视化指导下术中实时导航,经硬镜下肝内外胆管碎石取石,精准“取石”,胆管下端结石竟重达100g,形似鸡蛋,竟将原几毫米的胆总管足足扩张了5倍。
怀孕?胃痛?女子腹部不适一再被误诊拖延了病情
49岁的梁女士,家住清城某镇,1年前无诱因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伴随着呕吐,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说,梁女士可能“有喜”,让她回家休息再看看。“我们平时夫妻生活也会做避孕措施,对比以前怀孕的症状,感觉不像怀孕,”梁女士的丈夫表示,过了几天,见症状仍未改善,带着梁女士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怀孕。“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梁女士再次到当地医院诊治,检查结果没有显示肝胆有问题,医生告诉她,应该是胃痛,于是开了一些止胃痛的药回去服用。
“吃点止胃痛的药过后确实有所改善,”就这样,每次痛后吃了点止痛药能缓解,梁女士也相信了医生之前的说法,将该症状当成胃痛发作,后来发作索性自己在药店买止痛药“硬撑过去”。就这样一拖拖了一年,直到最近,梁女士因右上腹疼痛加剧,呈阵发性绞痛,摊倒在地。家人见势不妙,紧急送往清远市中医院就诊,经检查显示,梁女士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医生告诉梁女士的家人“如果再迟点过来,再拖延病情,会引起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梁女士平时农忙,经常忘吃早餐和喝水。”梁女士的家人表示,20年前,梁女士曾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已行胆囊切除术,原以为胆囊切除后,就不会有胆管结石,加上之前在当地医院检查肝胆没有问题,所以一年多来都没有往“肝胆管结石”方面去考虑。
“元凶”竟有鸡蛋那么大,三维可视化精准“取石”
梁女士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却让曾宁博士及团队大吃一惊。“左肝内胆管及胆总管里装满了石头!”曾宁博士表示,梁女士胆总管结石数量多,且特别巨大,结石的直径达到了3厘米,而正常的胆总管直径为5-8毫米。“原本筷子粗细的胆总管被撑大了,像鸡蛋大小!”据曾宁博士介绍,由于梁女士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为了确保手术精准“取石”,清远中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决定借助该科已经全面运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梁女士实施三维可视化术中实时导航,术中主刀医师可以一边手术,随时查看三维可视化模型,对手术的进程心中有数,做到手术风险预见性、可控性、准确性。
术前通过采集梁女士CT数据,构建其肝脏、胆道、结石及腹腔管道3D模型,通过3D模型术中实时“导航”,经过长达3小时,顺利为梁女士取出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一枚结石大小竟达3.5cm×3.0cm,重约100g,堵塞胆总管,像鸡蛋大小,原几毫米的胆总管足足扩张了5倍。
“一旦确诊肝胆管结石,应尽早就医。”据曾宁博士介绍,这是因为结石可以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甚至危及生命。“梁女士的结石可能跟她的生活习惯有关,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必须多喝水,忌油腻,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坚持锻炼,好好休息,保持心情舒畅愉快。”他表示,胆囊切除后,虽然胆囊结石是不会长了,但还会有长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能。为此,他建议喜欢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等;对肝内胆管结石高发人群,需定期行上腹部B超检查,早期发现处理肝胆管结石,以免小病拖出大患。
知多D
肝内胆管结石有啥特点?
1、发病年龄普遍为30-60岁,但如今很多20多岁的人很会患此病。
2、上腹疼痛是很多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都会有的一种症状,常常表现为绞痛或者是持续性胀痛,并且还会带有寒战现象。
3、可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或伴有寒战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
4、上腹部及下胸部有经常性疼痛不适,常放射至背、肩部。
5、一侧肝管梗阻时,可无黄疸或黄疸甚轻。
6、合并有重症胆管炎时,全身情况比较严重,且急性发作后恢复较慢。
7、检查时,肝区压痛和叩击痛明显,肝脏呈不对称性肿大并有压痛。
8、全身状况受影响明显,90%病人有低蛋白血症,1/3病人有明显贫血。
9、晚期有肝、脾肿大及门脉高压表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