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下午,“倡导好风尚 弘扬正能量”2019年清远市时代新人与先进模范现场交流活动在清远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清远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杨林,体检中心护士严丽珍分别荣获2019年清远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荣誉称号。
杨林:骨科医生33年坚守手术台
一把手术刀救治病人3000多例
现年57岁的杨林,是清远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共产党员。在他33年的行医生涯中,曾发生过许多让他难忘的事。白天看病晚上看书,两年时间学完西医五年课程1985年,杨林本科毕业,来到了韶关市翁源县翁城医院当起了骨伤科的住院医师。由于大学学的是中医专业,对西医涉略并不深的他为了能更全面地提高业务能力,决定自学大学西医课程。白天看病,晚上就拼命地查资料,加上又肯吃苦耐劳,就这样两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对西医不太会”的医生,成长为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即使到了现在,翁城当地也有很多病人专程来清远找他看病1990年3月,杨林调到清远市中医院骨伤科成为住院医师,换到了更大的平台,他依然坚持着白天认真看病晚上拼命看医书的习惯,1993年,他成为了全院最年轻的科室副主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杨林的成长。1992年9月至1993年3月,杨林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师从樊粤光教授。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做着股骨头坏死手术,“别人不愿做,我就自告奋勇做”。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下午4点下班,就这么天天坚持,一例做完接着一例,半年时间,他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紧接着,杨林又有幸来到中医领域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继续深造半年。带他的朱立国教授,对他的勤快一直印象深刻。一般来说,进修医生是不用直接管理临床病人的,但他去到哪里,老师都会单独给他一组病人管理,就是因为他做得又快又好,老师都放心。前辈的肯定对于当时刚刚31岁的他来说,绝对是今后从医生涯最大的鼓励。
常怀慈悲仁爱,轻伤不下火线
1993年6月,一个原本平静而忙碌的夜晚,杨林正在急诊科值夜班,晚上9时许,正在看病的杨林感到腹部越来越强烈的疼痛。虽然自测自己得了阑尾炎,但由于病人较多,未免排队的病人空等,他就一直强撑着。直到早上交完班,他终于跟同事说“我不行了,你把我送到手术室去”,同事们都吓了一跳,马上把他推进手术室。
2011年,由于长期站着做手术,杨林的膝关节软骨磨损,不得不每天拄着拐杖上班。院长了解情况后,允许他选一张合适的凳子,坐着做手术。“在清远,像他这个年纪的医生,已经很少每天奋战在手术台的了”,熟知他的人都这么说。但他心中,始终放不下病人。
在杨林的手机里,住着一群特别的微信好友。那些自己曾救治过的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只要是还没完全康复的,他都会定时保持联系,跟进病人身体状况,不断总结经验。
有人也会不理解,与人看病,本就责任重大,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增加这么多工作压力呢?但杨林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看好每个病人,病人康复了,自己才放心。
还记得2003年年底,杨林接诊了一个刚来清远打工没多久的年轻小伙。小伙和姐姐在清远无依无靠,凑不到钱做手术。杨林在和姐弟俩的沟通中了解到姐姐在保险公司上班,便决定自己掏钱向她买份保险。姐姐有了提成,手术费也就凑齐了,姐弟俩的燃眉之急,一下子就解决了。
每当面对病人时,杨林总会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病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该怎么做,这也成了他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
33年磨一剑,用能力诠释大医精诚
2019年3月,六十多岁的廖叔出门时摔了一跤,造成右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锁骨骨折、右侧多发性肋骨骨折,且双肺挫伤,手术难度较大,加上廖叔本身患病较多,风险很高。
杨林接诊后,为廖叔进行了严密的手术计划,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用3.5小时。术后第2天,廖叔感觉疼痛已明显减轻,可以起床,并可活动上肢。术后12天,廖叔就已经基本康复可以出院。原本以为剩下的岁月只能在病床上度过的廖叔,现在幸运地重新站了起来,这是作为医生最愿意看到的。
2019年5月,杨林正在开展肩关节置换术,收治了一位因摔跤导致肩关节严重粉碎性四部分骨折的赖阿姨。肩关节创伤及其疾病一直是骨科研究的一大难题,由于肩关节功能特殊,周围结构复杂,肩关节置换难度较高,术中需选择合适的假体并正确的植入,重建关节正常结构,才能保证肩关节正常功能。在历经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赖阿姨的肩关节置换手术。赖阿姨换上了一个“新的肩膀”,患者和家属都很感谢,但杨林也只是摆摆手开心地笑着说,这是自己该做的。
清远日报报道“人工肩关节”置换术顺利进行
33年来,杨林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先后担任脊柱科和创伤骨科负责人,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将科室做大做强,使科室成为全院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专科之一、清远地区的龙头科室。他是市政府首批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专家,是科室主任,是教授;更是每一位病人的贴心人、救治者,与守护者。
这就是杨林,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不忘初心,医者仁心。
严丽珍:呵护健康当天职,杏林春暖留芬芳
她在护士这个岗位上工作已经整整十六年,5800多个日日夜夜。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她们为病人打针、发药、嘘寒问暖;护理工作又是不平凡的,她们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作为一名护士,她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她是清远市中医院的体检中心一名护士,她叫严丽珍,36岁,本科学历,主管护师,2003年11月参加工作,她热爱本职工作,16年来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护士的天职。她一直服务于临床一线,先后从事内科、外科、急诊、骨科、体检中心等护理工作,现在担任体检中心组长,兼临床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切实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团结协作,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以实际行动在学习和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科室能协作科主任顺利完成本科室的管理与日常工作及维护业务组的监控系统,承担临床二级质控工作。业务拓展难度大,在业务拓展方面能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调整业务拓展策略,开拓潜在体检客户,在体检中心六年能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每年度个人经济指标,所拓展及跟进的体检单位能做到体检单位全程监督责任,及时与单位联系人反馈体检进度及情况,做好体检工作的全程服务工作,得到众多体检单位的认可。
还记得她在骨科值夜班的那个晚上,下班已经凌晨一点多,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经过急诊室,“护士,护士,快来呀!······”一声声急促哭喊声,从医院大门向急救室传来,只见一名身上被砍数十刀重伤病员,已奄奄一息,身上的衣服早被鲜血染红了,旁边陪送过来的妻子,泪流满面跪在了她们面前哀求着···· 她们的医护人员立即开放生命的绿色通道实施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配血、输血等抗休克等措施。她的双脚变的非常沉重,她作为一位医护人员,一股救死扶伤的正气推动着她,顾不上疲惫的身躯,立即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抢救中。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同事向她点了点头,她明白她热忱的心。对!医者的本能救死扶伤。有条不紊地与医生配合着,她一刻也不敢放松,守护在患者身旁,经过几个小时的全力救治,进行了一场与时间和生命的赛跑······ 可是遗憾的是那位病人最终因失血过多,伤势过重离开了她们,她怀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医院。虽然那时她并不是在急诊室工作,但她觉得哪里需要她,她就在哪里!每个科室每天都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每天都演绎着生命的接力赛,因为他们这一棒的出色表现才有接下来的精彩和最终的胜利。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在政治学习方面她能够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和医院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主动接受政治教育,自觉加强思想锻炼。除组织安排的学习外,能坚持自学党的会议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知识。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了政治立场,在学习中自觉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性。
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来她深深体会到一个科室想求得发展必须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服务理念、观念的转变坚持以高度的职责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带给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位惠者,做患者的守护天使,为医院护理工作的推动和发展起一个很好的窗口作用。工作中她总是经常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要求大家在与病人的接触中多作一些换位思考,多了解病人的需要和担心,多与病人沟通,用她们真诚的心、乐观开朗的情绪去感染病人,拉近她们与病人的距离。
治学严谨,业精于勤。
为了提高本科室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她以创新思维制度了本年度的业务学习课程,坚持定期组织科室成员进行业务学习,实行学习后阶段考试,让科室成员能够主动发现自己业务知识上的不足,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本科室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科主任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科室组长,她模范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创新思维不断优化体检中心各点工作,让体检流程更加顺畅,让体检客户切实感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切实为人民服务。在承担着临床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作,协助支部书记完成支部的党建工作,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知识竞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护长查房经常能在科室内看到她的身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一贯的工作作风,也是凸显人格魅力的焦点。在工作上对大家严格要求,但生活上她对科室成员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岁月憔悴了红颜也证明了她的成长。在这十多年里,曾有过不少荣誉,参加2004年9月,荣获清远市文化局举办“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三等奖;2006年荣获“共青团清远市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07年参加医院举办的“护士节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比赛”中,荣获第二名;2008年6月代表院团委参加医院“英德水边扶贫助学活动”,多次参加市政府举办应急演练医疗救护队。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娴熟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服务”,2010年度,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表扬,5次获得“服务之星”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共青团清远市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11年被清远市中医院评为“优秀护士”;2011-2012年荣获“共青团清远市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2012年参加医院举办“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演讲比赛荣获优秀奖。2018年参加中医院举办的“五月,她们的节日文艺汇演”获优秀奖。
今年4月,她代表医院参加市直工委举办的《她和她的祖国》快闪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她在本职岗位上,按照院领导安排和要求,能及时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响应院领导的号召,在2018年4月至9月借调至医院市委干部保健基地支援工作,得到了市委领导及院领导的好评与支持。这些荣誉既是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她的更大鞭策,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做为一名护士,她知道她还需要做得更多,先进事迹她将继续发奋不断进取做一名更加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她以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为护理事业继续奋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