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雾化?
雾化是指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一种治疗方式。如治疗咳嗽、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药物通过雾化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而不是像口服或者注射那样要通过消化系统或者血液循环再带到病灶。
雾化的副作用更大吗?
和口服药物、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一样,雾化也是一种给药方式,但与其它给药方式相比,由于直达病灶,雾化治疗所需要的用药剂量就要小得多,药物起效又会快得多。所以实际上,对孩子全身的副作用是要更小的。比如同一个孩子,医生判断需要用激素来治疗了,那么雾化所需要的剂量是要比口服或者肌注都要小的,药物也不需要通过肠道消化或者血液循环带到病灶,减少了伤害其它脏腑的机会。
哪些情况雾化治疗疗效更好?
雾化治疗是通过雾化的方法把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能够直接作用到的部位通常都比口服或输液的效果更为迅速,所以对于肺系疾病,尤其是很多急性呼吸道疾病来说通过雾化的方式可以更迅速地缓解症状。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用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痉挛、痰多堵塞的时候,它在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使用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雾化时间最好是饭后1-2小时。这样可以防止排痰、气雾等刺激引起恶心或呕吐。
② 在孩子安静状态下进行。宝宝哭闹的时候,药物更多是作用在较浅的口咽部位,孩子安静的时候,比如认真看书的时候,反而深呼吸更为频密,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③ 雾化结束后帮孩子洗脸漱口。孩子的皮肤都是比较稚嫩的,雾化后及时清洁,以免残留的药物继续刺激皮肤和口腔。
④ 如果出现不适就要及时停止。如果孩子出现口干、恶心、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那就要停止雾化,及时让医生处理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