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族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瑶族药浴于2008年获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庞桶药浴是瑶族最著名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在防病治病上具有极好的疗效,是瑶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在保障瑶族人民的健康长寿及民族繁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庞桶药浴方法:将采集的新鲜瑶药,放入锅中煮沸半小时,趁热倒入高 70cm,直径 60cm左右的大桶中,保持水温在 38℃左右进行洗浴。在瑶族地区,各家各户家里均有大澡桶,瑶族同胞采集新鲜草药经过煎煮后装入大澡桶进行洗浴,达到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解除疲劳等目的。
庞桶药浴的作用机制
1.保持人体内部相对的动态的盈亏平衡。进行庞桶药浴时,药物有效成分透皮吸收后经百脉输散至全身,可解毒除蛊,启关透窍,祛风散邪,能够促使人体内部的盈亏失衡向盈亏平衡发展,使人体内部的盈与亏保持在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状态。2.保持人体与外界的三元和谐。庞桶药浴具有添火逼寒、祛风散邪、泻热逐邪等作用,促使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天、地、人三元的和谐状态。
辨证施浴治疗恶血举例
案例一 盈不盛而亏不衰
主要特征:疾病早期,邪毒不盛,为盈不显,患者素来身体健壮,为亏不著。此时,由于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因而毒邪稽留于一定的部位,既不能消散也不能深入传变。
主要症状:阴道出血或夹有血块,接触性出血,形体尚壮,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纳寐一般,舌淡暗,苔白,脉弦细。
药浴方:红九牛 25g、七爪风 30g、八角枫 30g、血党
30g、酸吉风 30g、血风 30g、走马风 30g、马莲鞍 30g、少年红
30g、当归藤 50g、三姐妹 30g、九节风 30g、小肠风 30g、四方
钻 30g、益母草 50g、鸡血藤 30g、艾叶 20g。
案例二 盈不盛而亏衰
主要特征: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恶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恶病久治不愈。此期,毒邪不重,为盈不盛,正气亏虚,为亏衰。
主要症状:阴道流血,伴恶臭,下腹部疼痛,形体逐渐消瘦,容易疲倦,面色偏白,纳寐差,舌淡暗,苔白,脉弱。
药浴方:益母草 30g、九层风 30g、上山虎 30g、下山虎30g、八角风 30g、黄花参 30g、大肠风 30g、牛耳风 30g、少年红 30g、血藤 30g、大补药 40g、藤当归 30g、紫九牛 30g、五指毛桃根 40g、保暖风 40g、七爪风 30g、红九牛 30g。
案例三 盈过盛而亏不衰
主要特征:在疾病中期,邪毒炽盛,但机体正气并未亏虚,能够和毒邪抗衡,表现出盈过盛而亏不著的状态。
主要症状:阴道流脓血水,腹部、阴道肿块增大或术后转移复发,腹胀,腹痛,时有恶心,舌暗,苔白腻,脉沉实。
药浴方:鸡血藤 30g、入山虎 30g、猛老虎 30g、七叶一枝花 30g、槟榔钻 30g、当归藤 30g、小钻 30g、走血风 30g、蒲公英 30g、九节风 30g、小肠风 30g、四方钻 30g、毛老虎 30g、六月雪 30g、不出林 30g、水牛奶 30g、八角莲 30g、小马胎 30g、益母草 30g。
案例四 盈过盛而亏衰
主要特征:随着邪毒不断侵蚀机体,正气亏虚,毒邪不退,此证型一般出现在疾病晚期。因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邪毒盈盛,损伤机体正气,机体抵抗力日趋低下,不能制止邪气侵害,毒邪进一步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则病情趋向恶化和加剧。
主要症状:阴道流脓血水,伴恶臭味,腹部肿块增大或术后转移复发,腹胀,腹痛,可伴腹水,形体极度消瘦,乏力,面色苍白,面部或肢体浮肿,形寒肢冷,食不下,寐差,舌暗红,无苔,脉微弱。
药浴方:鸡血藤 40g、九龙钻 30g、小钻 30g、麻骨风30g、入山虎 30g、猛老虎 30g、八角枫 30g、一身保暖 50g、走马风 30g、大钻 30g、槟榔钻 30g、当归藤 40g、艾叶 30g、石菖蒲 30g、大接骨风 30g、土茯苓 30g、益母草 40g、五爪风 30g、大补药 30g、牛膝风 30g。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摘自《庞桶药浴在瑶族地区恶血中的应用》一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