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在医院各支部征集了一批“身边共产党员”典型。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时刻牢记着党的宗旨,“医心向党”。让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共同感受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朱卫星,男,药学部党支部书记、药学部主任,兼鲜药工程中心办公室主任、营养科主任。作为一名药学管理者和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成员,保障和制备防疫药品是最重要任务之一。2020年,春节期间,朱卫星积极响应医院党委的倡议,组织药学人员紧急部署设置24小时值班的发热门诊药房,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备齐防治新冠药品。为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积极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治疗”要求,发挥中医中药在防疫治病中的作用,他组织党员先锋队,连夜赶制防疫中药汤剂、防疫香囊免费发放给患者、家属、群众、本院职工和清远驰援湖北医疗队员达10000多人次,研制出鲜药消毒防疫雾化液用于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门诊大厅进行雾化空气消毒,为医院实现零感染贡献一份力量。
朱卫星为群众送上免费的新冠预防袋泡茶。
2020年初疫情发展迅速,但新冠病毒肺炎缺乏特异性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寻找潜在抗新冠病毒肺炎中药,成为应对突发疫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药学研究者,朱卫星刻苦钻研,在得到中山大学姚美村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张燕玲教授的帮助下,运用先进的分子对接等计算机辅助药物技术,筛选出部分具有潜在抗新冠病毒肺炎中药,研究出防治新冠肺炎中药协定方剂“柴平汤”和鲜青蒿罗汉果汁,一并驰援赠送用于治疗湖北监利县新冠肺炎患者。据本院驰援荆州医疗队队长黄建略主任介绍,他们接管的湖北监利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二区40名接受中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无一转为重症。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湖北监利县中医院ICU12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无一例转为危重症,治疗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的优势。在我院援鄂医疗队在荆州监利县支援期间,他总是经常与黄建略主任保持沟通交流,一听到病人的治疗效果良好,总是兴奋不已,动力满满。作为一名党员药师,朱卫星一直都这样认为,除了要做好药学服务之外,做好群众的用药科普宣传工作也是药师的职责之一,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此,近年来,他组织药学人员在社区、学校、公园等参加各种药品科普宣传活动20多次,包括发放宣传资料、体验中医药产品、接受用药保健咨询和真伪优劣中药辩识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2019年开始连续2年,他带领药学团队与清城区市场监管局合作举办10场的合理用药宣传活动,科普群众数量超过2000人次,因在活动中表现突出,他获得广东省药监局和南方农村报共同颁发的“药品科普基层宣传大使”荣誉。2020年全年共派出党员药师80多人次,其中派出10多名药师参加我院与清远市平安学校、清远第二中学等单位联合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让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科普中小学生超过500人次;组织20多名党员药师10多次参加 “碧桂园帮扶英德市健康扶贫基层卫生项目”,助力“健康扶贫”。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他所在的药学部党支部因表现突出,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朱卫星组织支部党员参加 “碧桂园帮扶英德市健康扶贫基层卫生项目”,助力“健康扶贫”。
在疫情期间,他多次接受清远日报、清远电视台等媒体采访药学科普相关内容传播,指导药学人员撰写药品科普稿件10余篇,在本院公众号和广东中医药公众号等平台发表,共完成各类药学科普文章数量超过40篇,总阅读量20万人次。2020年12月,他因积极参加市营养学会组织的全国营养周科普活动,被清远市营养学会评为“营养周活动先进个人”。
朱卫星参加在中山公园举行的贵重药材鉴别科普活动。
作为清远市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卫星除了指导好本院的药师,做好基层药师的帮扶活动同样是自己的责职。2019年,他兼任清远市中医院阳山分院(阳山县中医院)药剂科主任,多次到分院指导或派遣多名药学骨干对分院进行药学服务帮扶指导,使分院药事管理工作明显提高,助力分院顺利通过二甲中医医院复评。他还利用互联网+药学服务,与10多家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建立药学医联微信圈,发挥群师带群徒的指导和学习关系,及时解决基层医院药学相关问题,随时向基层药师分享培训本院中药特色技术相关知识。2016年以来,连续5年主持举办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推广应用中药特色技术和科研成果,培训本地区中医药人员超千人次,帮助指导本地区多家基层医院开展散剂、香囊、膏方等多项中药特色技术,提升本地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让更多基层群众能够体验更多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服务。作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朱卫星认为,既要继承挖掘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藏,又要对这些宝藏进行创新发展。他通过四年多到全国基地游学回来本院开展鲜药、煮散、香囊、个体化袋泡茶剂、药艾条和岭南特色炮制等多项特色技术传承创新,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去,五年间使中药制剂加工年产值增加五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全省开展中药特色技术项目最多的医院。药学部的日常工作虽然很繁忙,但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周参与指导研究团队的开展大量的中药特色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又将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去,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8年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申报的《广东省鲜药民族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科技厅的批准,成为清远市医疗机构首个省级工程中心;2019年他主持申报的广东省十三五中医药局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批,成为清远市首个省级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鲜药工程中心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5项获得资助共200多万元,其中他主持项目8个获得资助项目共89万元;发表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篇,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0篇;参与获得授权或受理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个,参与研发医院制剂取得批文5个,主持院内新技术7项。2020年12月,他因在科研创新工作中表现积极,在医院推荐下,被评为“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展望未来,朱卫星表示,会继续奋力前行,继续推动本院医院药学在中药特色技术、药学服务能力、合理用药和科研教学水平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在医院“十四五”末建设成为中药特色技术突出、中西药协调发展、区域领先、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药学团队。“将广东省鲜药民族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省内较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这也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