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顾大家,清远市中医院1200多人次助力区域核酸检测,以实际行动筑牢清远疫情防线
  • 发布时间:2022-07-20
  • 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数:


核酸检测“夫妻档”、援鄂援藏男护士再出战、老党员当仁不让……近日,清远市开展全市区域核酸检测,清远市中医院闻令而动,快速响应,迅速集结1240人次核酸采样队伍,战高温、冒酷暑,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从白天到黑夜,辗转清城区、英德各乡镇。清中医人用脚步跑出速度,用行动传递温度,携手共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以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彰显中医力量。


  肺病科主任医师黄建略:

  虽担心孩子 仍踏上支援之路


  肺病科主任医师黄建略和妻子张小玲一齐参与了此次核酸检测支援工作。他坦言,参与支援工作时有些担心家里的孩子:“我们夫妻俩支援的地点在英德市黄花镇,离家比较远,两个小孩只能暂时交托给我母亲照顾。”但是,他依然坚定地表示,“现在是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很多事情都要为抗疫工作让路,家庭的一些困难,只能想办法去克服。而且我是党员,这样的时刻,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像黄建略这样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医生和党员代表并不少。黄建略提起了他的同事、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成卓霖在抗疫中的一件小事,“成主任也是一个党员,2020年的时候就去过湖北抗疫。他有点胖,这次支援活动,还没穿防护服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我就打趣问他到时候穿上防护服怎么办,他却说共产党员不怕热!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抗疫,我们很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都已经优化了许多,技术也是最新的,这样大大缩短了核酸检验的时间,也对疫情防控有很大帮助。”黄建略相信,在先进防疫体系的引领下,抗疫工作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


  

    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清华:

  与同为医生的丈夫并肩作战


  夏清华是该院肺病科的一位副主任中医师,也是一位党龄10年的党员。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她就多次参加医院发热门诊的核酸采样工作,并多次作为组长参加隔离酒店的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核酸检测防疫经验。“因为有以前的经验,在穿戴防护服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所以除了比较闷热之外,其他的还可以忍受。”谈起这次抗疫工作,夏清华说道:“这次采集量大,时间急,任务重,一开始压力还是有点大。”面对繁重的检测工作量,医院进行了统筹协调安排,合理分配了医护人员日常工作和支援工作的时间和频率,使外出采样和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诊疗工作互不干扰。“医院组织有序,所以流程都很顺畅,打消了我的顾虑和压力。”夏清华很认同本次支援工作的统筹管理机制。


  作为党员,在服从整体管理体系调度的同时,夏清华也发挥了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援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我都会积极报名参加,完成任务时,我也力争做到积极有效、保质保量。”这种积极奉献的态度,贯穿了她自疫情暴发以来参与的每一次支援任务。


  此次与夏清华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有她的爱人———清远市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程科。“结束每天的检测工作后,我们就会一起交流心得和感受,比如讨论今天各自采集了多少,然后有哪些让人感动的故事,互相分担各自的压力。这份经历困难和挑战的战友情也增进了我们的夫妻感情。”夏清华说道。


  创伤外科主治医师巫敬文:

  留守大本营的医护人员,同样值得敬佩


  不同于许多同事,这次是创伤外科主治医师巫敬文第一次参加防疫支援类工作。虽然没有丰富的支援经验,但初次上阵的他已经迅速适应工作节奏:“炎炎烈日,我们穿上防护服,工作还没开始,里面就已经在蒸桑拿了,稍微动下能感觉到汗水在身体里流动。能够忍受这种高温环境,以前身体上的不适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小事,谈不上困难。”


  顶着夏日的高温,巫敬文和同事们以十二分热情投入到支援工作中,超额完成了工作量。“比如之前清城区凤城街东门社区的核酸检测,我们共有四个人过去支援,正常情况下是两个做检测、两个休息待命,我们到点后,因为外面排队的人比较多,就决定四个人都去检测。虽然这样会比较辛苦,但是可以减少群众等待的时间,还是很值得的。”


  核酸检测过程中的辛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还需要兼顾日常科室工作和支援任务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接到去英德支援通知时,我们很多人刚做完手术,大家已经比较累了。但都义无反顾服从组织的安排,积极参与到支援工作中。”


  除了参与支援的医疗工作者,巫敬文认为,许多留守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派出支援的同事们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大部分人派出去了,留下不少工作,是留守大本营的医护人员,默默加班,分担我们的诊疗任务,他们一样值得我们敬佩。”巫敬文表示。


  脾胃病科护士长易秋晖:

  36小时只睡了1小时


  712日当天,脾胃病科护士长易秋晖上完白班后,看到医院的核酸采样点人手不足,主动提出帮助,忙到凌晨1时。回到科室简单洗了个澡后,又收到了支援区域核酸检测的通知。易秋晖立即组织人员,她不断地拨打电话、调整科室排班人员,直到凌晨4,才安排妥当。凌晨5,她与同事们马不停蹄,前往清城区源潭镇支援核酸检测。713日中午从源潭简单用餐后,她还没回家,径直回到科室继续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直到下午2时才回家休息。


  “我们科室有25名女医护人员,这次疫情防控,除了一名文员和一位怀孕七个月的护士,其余的都轮流参加了核酸采样。”易秋晖所在的科室是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这几天,让易秋晖感动的事情很多,“半夜吵醒同事练琳,我只说了一句,她很快就提着行李迷迷糊糊地出现在我面前,这才发现自己听错了,她以为要去外地。我这才知道,为了抗击疫情,她家中长期备着一个装好衣物的行李箱,以便随时出发。党员蓝静、刘亚婷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没有半点迟疑,还有的同事家里有小孩、家人生病了,但是她们都坚持支援核酸检测,没有提出请假申请。”


  易秋晖看见,不少同事几天下来,双手像漂白过的“凤爪”一样,皱皱巴巴。最令她感动的是病人家属,看到她们那么辛苦,送来了一碗碗暖心甜品、一份份精致点心。


  12日至13,年过五旬的易秋晖在36个小时里只休息了1个小时,靠喝咖啡对抗疲劳,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其实不只我一个人,其他医护人员也一样,大家都很辛苦,作为护士长,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急诊科护士殷代龙:

  援鄂“老兵”再上阵


  “我做的是流调工作,不用一直穿防护服,所以身体上的不适相对好一点。但是工作中也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比如很多群众讲的是方言,而且普遍都是比较年长的市民,我时常需要反复与对方确认信息内容,避免信息错误。”来自该院急诊科的护士殷代龙在谈及此轮支援英德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时说道。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殷代龙曾先后参加过清远援鄂行动、深圳疫情流调支援工作、入境人员防疫工作,还支援过清城区凤城,英德横石塘、西牛、黄花、连江口等地,可谓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老兵”,殷代龙是个年轻的90后。


  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次流调工作的挑战性,殷代龙抱着不怕吃苦、耐心细致的态度,全情投入到支援工作中。710,他和其他队员都在各自单位上班,大家半夜收到支援通知后顾不上休息,立刻赶往英德市九龙镇。凌晨两点半左右达到,队员们放下行李马上赶赴工作现场,一直到早上七时才结束第一批次的工作任务。


  因过度疲劳,许多队员结束工作后直接在镇政府大厅的铁凳子上睡着了,有些则休息没多久又赶赴下一站完成任务。虽然压力很大,但流调队员们在工作时丝毫不敢马虎,“正是每个支援队员的这种态度,才让流调工作得以如期完成,感谢大家的付出!


  急诊科主管护师乾琴:

  很惭愧自己付出得不够


  急诊科主管护师乾琴所在的科室是广东省青年文明号,作为副号长的她带头参加了此次支援行动。她认为,与同事们时间更长、强度更高的支援工作相比,自己在清城区东湖广场核酸检测点的支援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对比起来,我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不是太多。”


  虽然工作环境存在一定差异,但提供的便民服务一样没有少。“对于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现场的工作人员会陪同他们过来做核酸,我们工作麻烦一点没关系,但是务必要保障大家在核酸过检测程中的安全。”除了特别关照老年群体,乾琴等工作人员也在核酸检测现场进行了优化指示、准备应急预案等工作,在支援工作的全程中,始终关注群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尽管已经投入了很多心思,乾琴在谈到自己的支援工作时还是非常谦虚:“我们支援的核酸检测点本来是到晚上22点的,21点后就陆续没什么群众过来了,所以相比其他点的同事,我做的事情不多。”乾琴表示,她希望未来支援工作越来越少,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让大家的生活都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


  中转病区护士李伟容:

  良好的后勤保障让我们安心冲在第一线


  工作了12年的李伟容是清远市中医院的第一个男护士,目前工作于该院中转病区。虽然身为护理组长平时工作很忙碌,但李伟容还是好几次积极报名参加了清远的疫情防控工作。本次支援任务的高强度、大任务量也让他印象深刻:“我们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都连续三天熬夜奋战。从713日凌晨一点接到检测通知开始,我们就召集人员,分配物资到各个点。凌晨四点医护人员就出发开始支援工作,中途几乎没有停歇。”


  李伟容曾经参与过援藏行动,在他看来,本次支援工作算不上困难,只是一开始比较担忧人力不足。“护士们同时要完成区域核酸采样、医院值班、照料病人等多项任务,工作压力很大。许多护士值完夜班也不能休息,需要在白天继续工作,更没有精力照顾家庭。”“她们很多人家里都有小孩,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作为男同胞,脏活累活自己先上,让她们尽量多休息。大家虽然辛苦,也没有太多怨言,都是抱着团结拼搏的念头一直在坚持。”


  谈到支援核酸检测期间遇到的困难,李伟容深有感触。据他说:第一天参与核酸检测时,因为长期穿着防护服,他出现了大量出汗、双手脱皮等不适反应。第二天,政府部门就为我们准备了冰块,相对好很多!所以感谢政府部门以及志愿者们提供的后勤保障,让我们能够安心冲在第一线。”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李伟容在核酸检测过程还遇到了一些“不配合”的小朋友。“我们会遇到一些紧张的小朋友,还没开始采样就已经哭闹。我们也只好先耐心安抚。好在大部分群众都能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许多人还微笑地表示感谢。”这些,都让李伟容护士内心感到十分温暖。

[media=mp4,500,450,1]/UploadFiles/2022-7/3133027814841294.mp4[/media]

返回列表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